top of page

鼓勵生育不如協助生育

Dennis Lo .png

Dennis 羅國森
​etnet經濟通 品中資 2021-06-04

曾經何時,中國人是“多產”的民族,因為中國以農立國,古時沒有機械協助,全靠人手操作,人多當然好辦事,故“多產”是正常的事(很多落後國家其實也如此)。再者,中國人重男輕女,如果生了幾胎都是女兒,大多數家庭都想追一個仔,否則不會死心,這也造就中國人“多產”。


但中共建國初期,由於人口增長過快,但經濟相對落後,不能承受過快新增的人口,政府唯有限制生育。


早期主張“一個不少,兩個正好,三個多了”的口號,後來再提出“晚、稀、少”,即要求晚婚、夫婦兩次生育間隔3年以上、生育不超過兩個名子女。到了最後,更實施最嚴厲的“一孩政策”,即是只准生一個。


“一孩政策”造成的社會問題很多,但不在這裡討論了。


結果,人口增長終於穩定下來,但幾十年過去,中國的人口出現結構性變化。簡單來說,就是出現老齡化迹象。到了2015年底,內地終於取消“一孩政策”,容許夫婦可以生第二胎,這又稱之為“二孩政策”。

但結果,除了2016年的出生人口明顯增長外,接下來的4年,出生人口持續下降,並以去年的跌幅最大。根據剛公佈的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數據,2020年內地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,比2019年的1465萬减少了265萬人,降幅達到18%,即時響起了警號。


過了不久,到了本周一(31日),中央就正式宣佈開放“三孩政策”,鼓勵適齡婦女生育第三名子女。但時移世易,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,有意識地减少生育才是現代社會的共識。


三孩政策能掀起嬰兒潮?


而且,愈來愈多人認識到,人口質素比單單的人口數目重要,大家都理性地規劃家庭發展,而不是盲目跟風生育。囙此,全面放開“三孩政策”能否觸發真正的嬰兒潮,我實在非常保留。


6年前,當內地開放“二孩政策”時,我曾經在本欄寫過一篇題為《根本沒有“二孩政策”受惠股?!》的品評,意思是,所謂鼓勵生育,如果有效的話,即是會新增人口。但其實,如果人口上升了,基本上所有商品和服務需求都會新增。


換句話說,你可以說根本沒有“二孩政策”受惠股,但也可以說,所有股票都是“二孩政策”受惠股!換上今次,即是根本沒有“三孩政策”受惠股;但也可以說,所有股票都是“三孩政策”受惠股!


但歷史確實不斷重演,消息公佈當日,一眾奶粉股、玩具股、教育股,以至“生育股”都被炒起。但上次開放二胎時,這些股票都只是曇花一現。現在回看,這是非常合理的,因為“二孩政策”證明失效嘛!


我相信,今次的“三孩政策”也會如是,即使幾年後完全放開,可以無限制地讓夫婦自由生育,但結果也會如此。


不過,上面提到,我也特意加括弧的“生育股”則有點不同。上次“二孩政策”時,港股中還未有“生育股”,但今次已經有了。


2019年中,中國香港出現首只“生育股”錦欣生殖(01951),我在本欄也評論過,它也是2020年我的鼠年推介股之一。


錦欣的賣點是什麼?我相信,大家都會同意,國家不想你生育可能較容易,但到國家想你生育的時候,卻未必可以“說生就生”吧!

過去幾十年,內地已經形成晚婚的趨勢,女性卵巢功能隨年齡下降,不孕症患者數量相應新增,加上中國25歲以下人工流產數目年逾1300萬,後遺症就包括了不孕。


因此,輔助生育市場在內地開始大行其道。過去,內地主要由政府醫院提供輔助生育服務,而且價格受限制,但國家發改委在2016年發佈《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》中,放開了“特需醫療”的價格,間接造就私營輔助生殖服務公司的發展。


錦欣就是在這個社會環境下誕生的公司。現時在內地,輔助生育科技受到嚴格監管,政府只向三級醫院發放新的牌照。而內地民營的輔助生育機构只有幾十間,入行門檻頗高,即是說,雖然市場競爭存在,但也是“可控”的。


錦欣是幫想生仔的客人


對於基層市民來說,如果需要輔助生育服務,雖然輪候時間較長,也被逼要選政府醫院,因為私營的輔助生育服務,以錦欣的收費為例,一個“取卵”週期的收費,大約要5萬元人民幣。


換句話說,錦欣的服務物件主要是一班已經富起來,又或者正在冒起的中產階層。我自己形容,鼓勵生育的效果有限,反而協助一些真正想生育,但用自然方法不行的夫婦,以人工方法生育,效果可能更好呢!


我不知道,未來會否有政策支持這類協助生育的公司,如果有,對錦欣當然是錦上添花。即使沒有,這類公司的前景仍然很好,因為政府會鼓勵和營造一個“多生”的氛圍,有經濟能力的人,應該有機會嘗試生育。如果自然方法不成,當然需要輔助生育的服務了。


因此,在一眾被炒起的“三孩政策”受惠股當中,我只信錦欣生殖一家!至於錦欣的基本因素如何,下次再續。

bottom of page